《旅游纵览》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交旅融合背景下的高速服务区发展模式研究 —

 
来源:旅游纵览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20
 

1 绪论

交通是旅游发展的支撑与保障,旅游又是交通发展的需求与动力,二者自诞生便互为依托相辅相成。在已经到来的“全域旅游”时代,交通与旅游之间更显密不可分,大众需要更加便捷、舒适、多样的旅游交通体验,交旅融合即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这一概念应运而生。

2017年,交通运输部、国家旅游局等六部门联合下发《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建立健全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运行机制,基本形成“快进”“慢游”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网络”。2019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强调加速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深化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完善客运枢纽、高速公路服务区等交通设施旅游服务功能。

由此可见,交旅融合既是国家战略的宏观指引,也是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2 交旅融合背景下的高速服务区发展

随着国内自驾游这一驾车休闲的旅游方式迅速发展起来,国内自驾游呈现全民参与的趋势[1]。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建设也自然成为实现交旅融合”的关键之所在。《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特别提到“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向交通、生态、旅游、消费等复合功能型服务区转型升级,建成一批特色主题服务区。加强连接重要景区的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景观营造,邻近景区的服务区可考虑联合景区创新建设模式”。可见特色服务区、创新服务区将成为交旅融合在高速公路这一交通类型中的主要落脚点。

2.1 从1.0到4.0,传统高速服务区的迭代历程

我们将国内服务区依据其功能特点进行了总结分类,发现目前国内服务区已经历了从1.0至4.0的迭代历程,各地各服务区发展水平不同,但基本处于此四个等级之中。(见表)

传统服务区迭代对比表属性服务区定位代表服务区1.0满足基本刚需第一批服务区服务区2.0整体规划,多元化经营,激发消费承包经营服务区服务区3.0整体品牌化运营,并引入大的消费品牌加盟,营造商业mall氛围,更好激发流水客群的即时消费。当前大部分品牌化运营的服务区服务区4.0突出展示地方文化,融合品牌商业,以差异内容和服务成为地标性文商综合体,吸引更大半径客流,并激发多次入区消费。芳茂山、阳澄湖

国内东部沿海地区服务区多已迭代至3.0阶段。阳澄湖、芳茂山等个别具有特色的服务区则已经进入到4.0阶段,其具有极强的主题文化氛围,融合多种品牌商业,成为了展示地方文化的窗口与平台,是集多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型功能服务区。[2]

2.2 交旅融合需求下的新5.0服务区

当下的4.0服务区如阳澄湖服务区、芳茂山服务区已经形成了服务区交旅融合的初步形态,即借助高速公路的天然流量,使服务区成为周边旅游的重要展示窗口。然而,在“休闲旅游”全面到来的今天,大众对于旅途中“吃住行游娱购”的整体需求与日俱增,仅打造旅游窗口作用的特色服务区已然不能满足当下旅游消费需求。从服务区自身看来,4.0服务区已将自身功能发挥到极致,若要继续迭代升级,实现交通旅游进一步融合必须跳出服务区自身功能范畴,以景点运营的思维进行二次创新。因此,笔者从景区旅游运营思路出发,提出服务区应从文化、空间、商业三个维度同步进行发展迭代,才能实现交旅融合的新5.0服务区。

(1)文化维度:文化主题更强,带来极致的沉浸式体验,使服务自成景点。未来的5.0服务区必须将服务区提升为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之地。这里的文化既可以是当地特色文化(如阳澄湖服务区),也可以是人为挖掘的特色主题(如芳茂山服务区),通过极致的沉浸式体验使服务区“自成景点”,满足当下追求网红打卡,活动分享的旅游市场趋势。

(2)空间维度:空间融合更深,联合周边景点资源,化服务区为“流量端口”。流量是重要的资源,运营主体应通过参与交通与旅游融合,结合产业配套,获得更多流量和收益[3]。高速公路具有天然的“流量”,因此当高速服务区与周边旅游资源无缝嫁接时,旅游景点便开出了一个全新的流量端口。对于具备一定旅游资源却尚未开发的区域,可以选择服务区邻近地块开发特色旅游点,如风情度假小镇、游乐场、民宿等。服务区与景点共同打造,二者融为一体,游客可从服务区直接进入景点游玩甚至留宿。而对于已经具备一定旅游体系的区域,可将服务区重点打造成为当地旅游集散中心,信息窗口,在服务区内直接订购各类旅游产品。这两类模式将“过境客流”一定程度转化成为“目的客流”,实现了服务区与旅游的高度融合。

(3)商业维度:商业模式更新,建立自身特色产品体系,借助互联网实现O2O转化。在“购物游”渐成热潮的今天,传统服务区以餐饮零售为主体的商业模式有望打破,但服务区自身的属性又决定其难以成为日常购物目的地,因此结合实际打造自身特色的产品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多数游客而言,服务区进入频次实际较低,因此必须在产品吸引力过硬的同时树立产品品牌,品牌的功能在于减少旅游者选择旅游产品所花费的心力[4],这符合服务区客流人群的购物心理需求。特色品牌产品结合手机下单等营销手段可逐步将低频进入的国境人流转化为高频光顾的线上消费客流,实现O2O的商业转化。

三个维度均已跳出传统服务区的建设思路,可以说5.0特色服务区的设计与建设已成为一种系统性的旅游开发运营项目。

3 三大类型5.0服务区的设计实践

根据上述理论,笔者在“兰海高速广西钦州至北海段改扩建工程”中针对铁山服务区、合浦服务区、北海服务区各自条件进行了深入研究与设计,归纳出目前较为实际的三类5.0服务区交旅融合发展模式。

3.1 铁山服务区:娱乐度假型服务区

铁山服务区位于广西北海市境内,是兰海高速沿线广东茂名与广西北海间重要的门户节点。铁山服务区位置距铁山港海面不足1km,沿海现状红树林景观尚可,服务区周边为林地、古榕树、虾塘及渔村,周边区域并无旅游景点。总体来看铁山服务区旅游资源并不优越,但地理位置处于两大湾区互联互通节点之上,初步具备了实现交旅融合的经济基础。在此种情况下,笔者团队提出了“借势成景,打造购物度假型服务区”的核心思路,将周边海岸渔村纳入开发范围,通过“1个主题服务区,2类特色购物,3大度假片区”的总体设计将铁山服务区打造成为“微度假旅游目的地”与“特色购物体验地”。由于铁山周边并无鲜明的在地文化特色,设计结合广西东盟桥头堡的宏观战略定位,以“东盟”风情作为文化维度上的特色旅游主题。

(1)一个主题服务区。在服务区的具体设计中,综合楼采用了跨线建筑形式,充分利用上下行两侧客流,增强商业氛围,同时凸显出铁山门户形象。外立面则充分融入东南亚风情,结合当地山海元素,展现出服务区主题。

(2)两类特色购物。因本项目业主投资方在东盟进口食品领域具有较强优势,而铁山服务区本身临海,因此服务区内部商业主打“东盟零食总动员”与“北海鲜生拼团仓”两类特色商品购物。依托投资方良好的社会资源整合能力带来价格优惠,品质上乘,携带便捷的东盟零食与北海生鲜产品,使铁山服务区成为远近闻名购物目的地。其中北海生鲜均采用冷鲜礼盒的形式,游客随提随走,并通过微信小程序下单优惠的方式将线下客流转化为线上潜在客流。为增强沉浸式的购物体验,铁山服务内装设计采用东南亚风格,营造特色东南亚水街,通过氛围营造发掘顾客消费潜力。

图1 铁山服务区内部商业水街效果图

(3)三个度假片区。度假片区是铁山服务区交旅融合的核心内容,通过对服务区红线外围现状渔村、红树林、老榕树的整体包装开发,形成足以支撑一天一夜度假行程的“微度假”小镇。小镇依然采用东南亚风格,结合环境条件以度假村的形式形成三大片区,分别为主打东盟十国特色美食的“山盟海食风情夜”,主打南洋风情住宿的“渔村灯火听涛眠”,以及主打海洋互动体验的“红林赶海访雷公”。三大片区又可分为“十国风情街”“海鲜美食坊”“南洋民宿”“神树祈福”“水上夜市”“赶海观林”六大项目,最终成为适宜亲子游、情侣游、慢休闲的特色度假产品。

图2 铁山服务区及外部度假片区总体鸟瞰图

在休闲度假逐步成为旅游主旋律的今天,旅游产品开发的核心要素已从景观资源转化为体验内容,这就让资源并不优越的铁山服务区有机会通过有限资源的合理搭配包装,借助天然交通优势实现旅游产业的弯道超车。

3.2 合浦服务区:人文体验型服务区

兰海高速合浦服务区位于广西北海合浦县境内,地理位置较为普通。服务区邻近地块为农田与水库,缺乏建设用地,无法照搬铁山模式。项目组实地调研后发现,合浦曾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当地出土汉墓文物不计其数,现有合浦汉墓群、汉文化博物馆、汉闾文化园等多处汉文化景点,但皆未深度开发,北海游客少有听闻。合浦县旅游所需的并非是增添一处交通便捷的景点而应当是借助高速公路的流量效应打出自身汉文化旅游名片。由此,项目组提出了“导势扬名,打造人文体验型服务区”的核心发展思路,通过“1个特色服务区,1座穿越古村落”将合浦服务区打造为“合浦汉文化名片”与“情景穿越体验地”。

(1)一个特色服务区。服务区建筑设计灵感源于合浦的“合”字,将“合”字与海上丝绸之路扬帆而起的意象相融,诞生了“天合、地合、人合”的建筑形态,同时结合斗拱等传统元素,利用现代手法将汉文化进行了重新演绎。在服务区内部空间中,为确保极致的穿越情景体验,内部装修及工作人员均仿照传统街道进行复刻,带来全新的网红购物体验。

(2)一个穿越古村落。设计选取上行服务区外围的一处村落进行改造,彻底塑造为汉代古村样式,将游客由室内引向室外。游客可由服务区直接进入古村,进村前需在制定区域换取汉代五铢钱,还可更换汉代服饰进入。进村后体验汉代手工艺、婚俗、餐饮等多样汉代活动。项目组还策划了“合浦汉服节”“汉墓探宝”“梦回大汉创意短视频大赛”“汉郡合浦研学游”等多样节庆活动,通过活动带动游客自发拍摄分享将汉郡古村,借助互联网使合浦汉文化特色名扬四海。

3.3 北海服务区:热门配套型服务区

北海服务区位于广西柳北高速沿线,北海市区东北约15公里。北海服务区周边皆为农田,无任何可利用资源,在地理位置上却是由北往南进入北海的门户。项目组认为北海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已无必要再创造一处人为景点,应当将服务区打造成为北海市全域旅游的特色集散服务中心,通过服务配套提升整个北海市旅游品质,打造“来时必经,去时必留”的热门配套型服务区,实现交通与旅游的另一种全新融合。

(1)一个旅游中心。旅游中心即以旅游服务中心的方式进行服务区设计,在服务区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融入北海旅游信息平台与服务平台。北海游客一方面可在北海服务区一站式获取所有北海旅游信息,如景点大数据、景区热门程度、特色游线推荐等,另一方也可在服务区直接享受全方位的旅游定制服务,如住宿、餐饮、散团、私导。信息与服务将成为北海服务区独特的交旅融合形式。在建筑外形上,项目组采用了海洋游艇作为建筑设计原型,与北海旅游中心的定位十分契合。

(2)一本北海护照。旅游中心的信息与服务功能实际与途牛、马蜂窝为代表的旅游网站具有相当的重合性,因此若要北海服务区真正实现“来时必经,去时必留”还需地方配合,通过各旅游资源间的密切合作实现共赢。由此,项目组提出了“北海护照”的旅游概念。游客在进入北海前可先途经北海服务区领取一本“北海护照”,凭此护照游客可在服务区合作景点享受一定优惠,并在护照上打卡。待游客返程时,可拿护照凭借打卡景点的齐全程度换取纪念品或购物优惠券,打卡景点越多,获取的奖励越大。凭借此种方式不仅能够将游客流量与北海服务区紧密绑定,也能一定程度增加游客旅游时长与消费频次,实现投资主体、景点运营方、地方政府的三方共赢。在“北海护照”带来流量的基础上搭配“北海有礼”特产旗舰店共同运营,使游客来北海前先去服务区定制服务,离开北海前再去北海服务区带一份特产,真正实现“热门配套型”的5.0服务区。

4 结语

由上述内容可知,以上三类5.0特色服务区基本涵盖了高速服务区交旅融合的典型模式,在未来服务区的建设中可以此为参照快速定位自身发展方向,对推动高速公路交旅融合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同时我们也看到,交旅融合是一个随着社会经济环境变化而自身不断发展的命题。未来交通旅游的融合必将与互联网、5G、自动驾驶等产生紧密的联系,需要我们不断进取,持续探索更为理想的交旅融合新模式。

[1]程泓.国内自驾游客的消费行为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16.

[2]范延贺,杨世玲,夏程意,姚健,肖伦玉,王乐雨.交旅融合下旅游型服务区建设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4).

[3]陈鹏.区域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发展趋势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9(1).

[4]高嘉蔚,刘杰,吴睿,孙家振,艾犇.我国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政策研究与机制建议[J].经济与管理,2019(5).


文章来源:旅游纵览 网址: http://lyzl.400nongye.com/lunwen/itemid-39363.shtml


上一篇: “营改增”对旅游产业的影响分析
下一篇: 生物学论文_E.O.威尔逊的学术生涯与蚂蚁研究成就纵览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旅游纵览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